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廉洁史话
字体大小:
为“清高”正名
发布时间: 2024-06-25   信息来源:宿迁廉风网   访问量:0   保护视力色:

“清高”之词,源远流长,可见于汉王充《论衡定贤》:“鸿卓之义,发于颠沛之朝;清高之行,显于衰乱之世。”此言在动荡之际,清高之品德更显珍贵。

“清”,在中国文化中意蕴深远,常与高尚品质相伴,如“清才”、“清士”。与“高”合璧,遂成赞誉之极,形容品德高洁、不慕名利之士。

“清高”,于传统文化中蕴含深厚。它代表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与道德追求,彰显古人对崇高品质的敬仰。同时,亦是一种坚守原则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。

然而,时过境迁,“清高”之意有所衍变。除形容品德外,亦指显贵之职位,或孤芳自赏之态度。但此等衍义,并未改变其本质。

遗憾的是,在今日社会,“清高”竟渐失其褒义,甚至沦为贬词。人们常以此形容自视过高、不合群者。此等变化,实乃对“清高”原意的曲解。

究其原因,与社会价值观及人心浮躁不无关系。在物欲横流之世,人们更注重实利与沟通,以求利益最大化。而那些保持独立之思者,反被视为异类。更有甚者,因嫉妒或误解,将“清高”作为贬低之标签。

然而,在纷扰之世,能获“清高”之誉者,实属难得。这意味着其能在世俗中坚守原则,不为浮华所动。此等人士,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。

因此,吾辈当为“清高”正名,恢复其本来面目。让那些真正具备高尚品质之士得到应有的尊敬。同时,亦应反思自身价值观,莫让物欲蒙蔽双眼,忽视精神世界的提升。唯有如此,方能共同缔造一个更加和谐、进步之社会。(袁堂初)

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