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片水塘对外发包的合同在哪?为什么没有租金入账记录?”近日,泗洪县纪委监委专项检查组就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现场提出质询。
今年以来,泗洪县纪委监委以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目标,聚焦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领域开展提级监督,从严推动小微权力规范运行,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。
为保证监督质效,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秉持“对标找差、强基补短”的理念,锚定财务管理制度化、资产资源经营透明化、合同管理规范化、监督检查常态化的目标,细化监督方案,确保有的放矢、行之有效。牢固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推动组建由农业农村局主抓,财政局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协同,19个乡镇(街道)具体落实的工作专班。
坚持问题导向,下沉一线,抽调农经、财政等部门业务骨干,按照每个乡镇不低于3个村居的比例,选取信访矛盾频发、资产资源丰富的57个村居展开专项检查,通过调阅村级财务资料、走访群众、依托农村“三资”监管系统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信息比对等方式,发现财务管理混乱、未公开招标、长期低价发包、合同不规范、侵占闲置等问题较为突出。
强化室地联动,由5个监察员办统筹19个乡镇(街道)纪(工)委,对片区“三资”管理问题整改工作进行跟踪督办,督促乡镇(街道)抓好问题整改,并采取自查自纠、交叉互查的方式,以查促改,避免问题反弹。同时,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对照问题清单加强分析研究,为整改提供政策依据、做好业务指导。
针对“三资”管理监管不到位、问题整改缓慢等问题,按照规定先后对4名镇分管领导、6名业务负责人、82名村干部进行约谈提醒,督促靠实责任,认真履职。此外,立足职责定位,对监督检查发现的虚报冒领、侵占截留、坐收坐支、用集体资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,紧盯不放、从严纠治,现已查处问责14人。
截至目前,已推动规范资产资源租赁合同219份,及时收回违规垫付、借出的村集体资金118.26万元,清理被侵占的村集体资源473.9亩、资产8处,并通过租赁商招、村企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,帮助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263.62万元。(潘蓓 唐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