泗洪县坚持把对村巡察作为做实基层监督、推动基层治理、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,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,探索实践“巡察+”模式,促进巡察与其他监督有机衔接、高效协同,不断提升对村巡察监督质效。
构建“巡察+”监督体系,推动监督主体同题共答。先后出台“三类监督”“四项监督”以及与信访部门、检察机关协作制度,将16家县直部门纳入对村巡察联动责任部门,高位推进贯通联动工作。出台《泗洪县对村(社区)巡察实施办法(试行)》,制定共性和个性监督重点,围绕信访矛盾、经济发展、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内容将村划分为重点村和一般村,统筹直接巡村、镇村一体巡、专项巡村等方式,推动对村巡察具体化、精准化、常态化。
创新“巡察+”监督方式,推动监督实践同频共振。按照“巡审同步进驻、纪监跟进调查”思路,施行信息同享、方案同商、疑点同研、问题同答“四同”工作法,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村开展同步进驻,充分释放1+1+1>3的叠加效应。抽调纪检监察专业力量参加巡察,在研判政治生态、信息共享、联合办案等方面深度融合,做到巡察组“带题进驻”、监察员办“进组破题”。与公安、农业农村、民政等部门加强协作,建立比对模型,以“线上”锁定异常数据,助推“线下”定向跟进处置,实现“巡察+大数据”赋能增效。
深化“巡察+”监督成效,推动问题整改同向发力。制定《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及质效评估办法》等6个办法,实施“巡察+纪检+组织”三方联动,采取“督查+评估”方式,监察员办全程跟进被巡村整改进展,推动问题整改压细压实、清零见底。聚焦基层治理,将巡察发现的影响基层发展的深层次共性问题、政策性梗阻,反馈相关部门,推动深化改革、完善体制机制,力争发现一个问题、排除一类隐患、规范一个领域。坚持由表及里、以点看面,对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,推动纪委监委机关对镇村工程建设、农村集体“三资”、土地流转等多个领域开展“小切口”专项治理,以有力的整改实效充分彰显巡察利剑作用。(张爱丽)